秋日垂釣,大鯽魚樂享其中
秋日的清晨,天色微亮,薄霧繚繞在水面,像一幅水墨畫。老傢說,深秋釣大鯽魚,要像玩魔術一樣,懂得點綴,才能讓大魚上鉤。我這次來,就是誤打誤闖,純屬玩票,卻也摸索出幾分門道,分享給有興趣的釣友。
這天,陽光倒是夠勁,可早上的天氣報告說,溫度低到十度以下。我穿上毛線衣,趕緊出門,心想,這麼冷的天,魚們也許還在窩裡睡大覺。可到了河邊,看著水面上浮動的漣漪,又覺得事情未必這麼簡單。朋友說,這河裡的大鯽魚有七兩的,小鯽魚普遍一兩左右,但小魚多,大魚少。我點點頭,隨手打開腥餌,心想,先試試這招。
拋竿,打窩,一連串動作,手心都有些涼。二十幾竿後,浮漂突然劇烈晃動,我揚竿刺向水面,卻只撈到一條小魚,悶了口氣。可能是天太冷,魚兒開口小,吃不進完整的餌料。我重新搓了搓餌,縮小了尺寸,繼續等待。兩個多小時過去,四十多尾小鯽魚上了鉤,卻一條像樣的大鯽魚都沒見到。餌料也快用完,魚具包裡只剩下918野戰和2號的素餌,腥味不夠,可也不能因此丟棄釣魚的興致。我按2比1的比例調整餌料,半小時後,漁餌開始發揮作用,大個的鯽魚紛紛上鉤,比例甚至超過了小魚。
深秋釣大鯽魚的經驗分享
1. 天冷並不能說明大鯽魚就喜歡腥餌料,它們同樣對淡一些的天然餌料情有獨鍾。喜歡腥餌料的,多半還是小鯽魚。這次我用腥餌開頭,結果上的是小魚居多;換上918素餌後,大魚才開始湧動。
2. 小鯽魚上魚很快,所以一開始我更傾向於使用拉餌,這樣能快速鎖定魚群。但後來發現,餌料的狀態至關重要。搓餌雖然上魚頻率低,但能讓餌料在水中擴散得更均勻,大魚更容易發現。這次調整後,上大鯽魚的比例明顯提高。
3. 我發現,在餌料入水後兩分鐘無魚問津的情況下,就應該揚竿換餌。這樣既能留住魚的興趣,又能提高上大鯽魚的機率。節奏和窩中餌料的調整,是釣大魚的關鍵。
這次釣魚純屬湊巧,如果腥餌料沒用完,我可能也不會轉向918素餌。但這次經歷讓我意識到,釣大鯽魚,還是天然餌料更為有效。天氣越來越冷,不知道在深秋過後的冬天,是否仍然可以使用這種餌料。冬至時,我會再來試試,看看效果如何。
釣魚的樂趣在於探索
釣魚的樂趣,在於不斷探索和試錯。這次雖然沒能釣到大鯽魚,但過程中學到不少東西。老話說,釣魚如戲水,要懂得隨遇而安。魚兒有它們的習性,我們只能根據現狀調整策略。就像這次,天冷魚兒開口小,我就從腥餌轉向素餌,結果反而釣到大魚。這就證明了,釣魚不能死守一成不變的法子,要活學活用。
另外,還有一點要說的是,釣魚的氛圍也很重要。這次和朋友一起來,雖然開始時沒有太多交流,但在上魚的時候,大家會互相鼓勵,分享經驗。這樣的過程,不僅釣魚的興致更濃厚,而且也能從中學到不少東西。比如朋友說的這河裡魚情,我就事先一竅不通,多虧了他帶路。
總而言之,釣魚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和調整的過程。無論是餌料的選擇,還是釣法的變化,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這次深秋釣大鯽魚的經歷,讓我更加明白這一點。接下來,我會繼續嘗試不同的情况,看看能否釣到大魚。畢竟,釣魚的樂趣,就在於這種不斷探索的過程中。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