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釣送漂成因:餌料過重或浮力不足。
臺釣送漂的成因解析
臺釣送漂現象是怎麼產生的?我們常說的送漂,就是在釣魚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大眾化的漂像,浮漂會均速上升,有時也快速上升,目數不確定,時有半目,1目,或三目以上,如果是傳統釣法揚竿必中鯽魚,那到不希奇,如果是臺釣根據調靈調頓餌料在水底的狀態,可能就大不相同。
臺釣時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送漂現象的出現呢?為此我在實際的垂釣過程中從調靈到調頓,從釣靈到釣頓,無數次的送漂擡竿中反復的試驗,做出瞭簡單的判斷和大傢分享一下,我們看一下什麼樣的送漂可以中魚,什麼樣的現象是自然的。
不同送漂現象的解讀
間斷上升。浮漂慢慢的上升半目,停瞭一會,再慢慢的上升一目。。。兩目。。三目。這個時候有幾種可能性:一是餌料脫落或是在水中霧化後產生的浮標上升現象,提竿多數空竿,無魚。再者小魚在水底供餌料,吃不進嘴。這種間斷性的上升浮漂一般不中魚,老饕們常說「小鬼跳樑」,就是這種情形。
快速上送,一般是魚嘴小,吃不進嘴,在水底供漂產生的,也有可能是鬧漂或魚撞上入水的風線所致,小魚鬧漂尤其在使用彩色太空豆時較多見;但在釣浮魚時,我們經常會發現水上層魚比較兇猛,如翹嘴,串條等等,它們的吃餌動作雜而猛,但這種快速上送現象時常中上層魚,老手們會形容為「閃電吃餌」,一瞬間就讓漂飄走了。
幅度不大平緩上送,這種情況多數是水底魚發現瞭你的餌料,遊瞌過來,水壓變化引起的,打破瞭浮漂和線組的二力平衡,使浮標緩緩上升半目,一目的,但多數情況下會慢慢恢復到原位,這時有下頓魚口,擡竿中魚率很多,也是很多釣魚朋友們最愛好的一種漂象,一方面給擡竿有瞭準備,另一方面說明餌料旁邊有魚,老饕們會稱之為「緩步登堂」,魚來得很穩,不著急。
浮漂勻速並大幅度地上升,如果勻速上升感覺超出2目,就應該果斷的揚桿,我在試驗的過程中,在出現上送均勻上送時,中魚率很高,剛開始時,我會等一下看是否在送漂後出現下頓動作,可以一等不出現,在揚桿中魚率很底,所以,隻要感覺浮漂上升的均勻,且有一定的目數就要果斷擡竿,這是臺釣送漂中最值得重視的一種信號,老饕們會稱之為「大軍過境」,魚群來了,不夠快就沒道理了。
餌料過重與浮力不足的關鍵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送漂現象呢?關鍵在於餌料過重或浮力不足。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如果餌料過重,比如麵餌加得太多,或者麵餌太乾燥,吸水速度很慢,沉入水底後會形成一個「餌料墊」,這個墊會壓著浮漂,讓浮漂下沉,當魚來吃餌時,會把餌料從水底「撥」起來,這時浮漂就會被帶著上升,形成送漂現象。特別是在水流較急的地方,餌料墊更容易形成,送漂現象也更常見,老饕們會說「餌料壓不住漂」,這時候就得調整餌料,減少麵餌比例,增加雜餌,或者把餌料打濕一點,讓它下沉得慢一些。
如果浮力不足,比如浮漂太小,或者線組太重,浮漂無法順利浮起,這時候魚吃餌也會帶動浮漂上升,形成送漂現象。特別是在釣靈的時候,浮漂調得太靈,線組又太重,魚吃餌的時候會把整個線組都帶起來,浮漂自然就會快速上升,老饕們會說「漂不穩,魚來了也沒用」,這時候就得調整浮漂,選擇一個浮力足夠的浮漂,或者減輕線組的重量,讓浮漂能夠順利浮起。
臺釣送漂的實戰應用
在實戰中,臺釣送漂現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但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誤讀的信號。我們來看看一些實戰案例:
有一次,我在一個水庫釣魚,使用的是臺釣,調靈調頓,餌料是麵餌加雜餌。釣了一會兒,浮漂出現了間斷上升的現象,我等了半天,沒有魚口,最後空竿收 rod。後來我調整了餌料,減少了麵餌的比例,增加了雜餌,送漂現象就減少了,中魚率也提高了。這次經驗讓我明白,餌料過重是造成送漂的重要原因之一。
還有一次,我在一個溪流釣魚,使用的是臺釣,調靈,餌料是麵餌。釣了一會兒,浮漂出現了快速上送的現象,我揚竿了,但是中了一條小魚,而且後來一直空竿。後來我調整了浮漂,選擇了一個浮力更大的浮漂,線組也減輕了一些,送漂現象就減少了,中魚率也提高了。這次經驗讓我明白,浮力不足也是造成送漂的重要原因之一。
臺釣送漂現象是釣魚過程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但同時也是一個容易誤讀的信號。我們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判斷,不能一概而論。餌料過重和浮力不足是造成送漂的兩個主要原因,我們需要根據這兩個方面來調整釣法,才能更好地利用送漂現象,提高中魚率。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