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釣魚,技巧精要!

蚯蚓釣魚,這可是釣壇上一門傳奇絕技,老鳥釣手們最愛用這玩意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許多門道。魚兒喜歡吃什麼,這可是釣魚人的頭等大事。魚情不同,蚯蚓的選擇也大相徑庭。比如說,在那些鯿、鯽、黃顙、鰷魚、翹嘴鰻、沙塘鱧、鯰魚、泥鳅等雜食性魚種混雜的水域,蚯蚓就是釣餌中的佼佼者。這些魚兒見到蚯蚓就來勁,一個個狼吞虎嚥,釣手們自然樂得合不攏嘴。瞭解魚情是提高釣績的前提,這話兒絕對不錯。摸清了水裡住著些什麼魚,或者想釣的是哪種魚,釣手們就能有的放矢地選擇蚯蚓。要是那個水域以肉食型魚為主,那麼蚯蚓、小蝦、青蟲、蚌肉這些膽大的葷餌就派上用場了。要是你偏要拿素餌如面團、嫩玉米、飯粒、薯塊、嫩毛豆、豆腐幹去釣,那麼可能就要錯失很多喜歡吃葷餌的魚了。

不同水域的蚯蚓釣法

水域有大小、肥瘦、動靜、人工和天然之分,釣手們得根據不同水域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蚯蚓。廣義來說,大水域多大魚,以粗蚯蚓為宜;小水域則適合用細小的蚯蚓。肥水魚愛挑食,吞餌時還要細嚼慢嚥;瘦水則可視性好,且多鯿鯽等小型魚,所以肥水瘦水都宜用細小蚯蚓。動態水域,也就是流動性水域,魚嘴潑,攝食兇狠,這時候就得充分發揮粗蚯蚓大目標的優勢了;靜態水域,魚的警覺性高,攝食斯文,那就得用細小蚯蚓,這樣魚吞吸起來才方便。至於那些「處女」水域,也就是魚嘴饞不挑食的水域,那就得用粗蚯蚓釣之;而釣者頻繁出擊的水域,那就得用細小蚯蚓了。這些都是經驗老到的釣手們摸索出來的寶貴經驗,不過這些還得結合實際情況來判斷,不能一概而論。

不同水情的蚯蚓釣法

深水能見度差,魚兒看不太清楚,那就得用色澤鮮艷的粗蚯蚓,這樣魚才能看見,咬鉤的機會才會大。淺水可視性好,但魚的滯留性差,魚兒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見餌叼瞭就走,這時候就得用吞吸方便的細蚯蚓為佳。雨後水位暴漲或氣溫驟降時,魚處於亢奮狀態,狂食猛吞,這時候就得用粗蚓釣之,魚兒才會有吃食的念頭。有水草的水域,魚的棲息部位比較穩定,水色較清,宜用細紅蚯蚓;無水草或水草很稀的水域,魚的串動性大,多為掠食性方式,故宜用比較醒目的粗蚯蚓。這些都是釣手們在實際垂釣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每一條都值得細細體會。

蚯蚓的通常備用方法

外出垂釣時,不妨備用三個蚓盒,分別裝上大、中、小三種型號的蚯蚓,這樣大中小兼而備之,臨場垂釣時就能隨機應變了。釣畢後剩下的蚯蚓還可以帶回飼養,這樣既經濟又實惠。若該水域多為小型魚,那就用小號蚯蚓;若多為中等大小的魚,那就用中號蚯蚓;若大魚居多,那就用大號蚯蚓。這種因魚而異的用蚓方法,對提高釣績有著極大的幫助,高效、省時、快捷,實在是太實用了。

不同季節的蚯蚓釣法

一年四季不同,水溫各異,魚的攝食方式也隨著水溫的不同而改變。就春季而言,這時候魚剛從寒冷的冬天脫胎出來,還帶有幾分冬天拙笨的習性。因此,垂釣時除了宜用小鉤、細線外,選用合適的小號蚯蚓也是不容忽視的。春天魚攝食斯文,張口還不挺大,若用粗蚯蚓,勢必有礙魚吸入口而提空竿。但到了春末夏初,水溫升高以後,魚漸趨活躍,攝食較猛,此時選用中粗蚯蚓較為合適。而秋季是魚攝食最旺最猛的季節,這時候選用粗些的蚯蚓,目標顯著,有利於刺激大魚咬鉤,自然更能增添垂釣效果。當然,選用蚯蚓除了季節性外,還要結合魚情、天氣氣溫、風向氣壓等多種因素加以考慮。這些都是釣手們在實際垂釣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每一條都值得細細體會。

蚯蚓釣魚的技巧精要就在這裡,釣手們只要好好學習,活學活用,就一定能夠提高釣績,享受垂釣的樂趣。記住,釣魚的樂趣不僅在於釣到大魚,更在於享受與自然相處的過程。所以,當你拿起釣竿,走向水邊時,不妨放慢腳步,欣賞一下周圍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這樣,你的釣釣績不僅會提高,心情也會更加愉快。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105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