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次偶然事件中認識到,說跑瞭的魚都是大魚,並非釣友吹牛

跑瞭的都是大魚,這句話內涵意思是說釣友吹牛,的確,如果是子線受傷、提竿時機不對或者其他原因,個體並不大的魚也可能出現切線或者掙脫魚鉤跑魚的現象,但我從一次偶然事件中對“跑瞭的都是大魚”這話有瞭新的認識,這話並非是釣友吹牛。有一次去水庫野釣,一個經常玩黑坑的朋友要跟著一塊去,那次我們所選的釣位很分散,彼此距離有點遠。

跑瞭的都是大魚,這句話內涵意思是說釣友吹牛,的確,如果是子線受傷、提竿時機不對或者其他原因,個體並不大的魚也可能出現切線或者掙脫魚鉤跑魚的現象,但我從一次偶然事件中對“跑瞭的都是大魚”這話有瞭新的認識,這話並非是釣友吹牛。

有一次去水庫野釣,一個經常玩黑坑的朋友要跟著一塊去,那次我們所選的釣位很分散,彼此距離有點遠。垂釣結束時我們幾個相互瞭解下彼此的漁獲情況,我和老趙漁獲差不多,都是十一二條三斤左右的鯉魚,老陳尾數少點,大概有六七條的樣子,但老陳漁獲裡有一條大鯉魚,目測已經超過瞭5斤,那個朋友的漁獲有點特別,在他的魚護裡尾數倒不少,但清一色小個體的魚,僅有一條稍微大點的鯉魚,目測1斤多點絕對超不過2斤。

據他說垂釣中斷瞭四幅大線,切的子線沒統計數,反正子線盒裡的子線快用完瞭,隨後瞭解到他用的主線線徑是1.5號的,子線是0.6、0.8的,而我們三個使用的線組統一是3+2。他漁獲極具特色的原因找到瞭。

在垂釣中他釣中的大魚並不少,但因為線組太細的緣故,遇到個體大的不是切子線就是斷主線,能抄魚入護的大魚一個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說跑瞭的都是大魚,估計沒有幾個釣友出來杠。

釣友們常認為小鉤細線釣鯽魚能練釣技。其實,能釣獲大魚的各項要求也並不低,所以在我們的日常垂釣中跑大魚不僅僅有線組小這一個原因,還可能是魚本身的問題,抑或是釣技或釣具的問題,我們下面分開來分析。

一、魚本身的問題

不同季節的魚的活性不同。一般來說夏季和初秋季節魚的活性強,同一套線組,比如1.5+0.6,在冬春季釣中超過2斤的鯉魚能抄魚入護,但在夏季大概率會切線,隻有遇到掙紮力度小的魚才能釣獲,那些小鉤細線搏大魚,除瞭釣技方面的原因,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條大魚的活性不強,掙紮力度不大。

所以,跑魚的原因有魚本身的原因,但越大的魚掙紮的力度越大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在夏季和初秋季節,因其活性強,大魚逃跑的概率就會更大。

二、釣技的問題

釣魚圈有個共識,滑魚不一定是大魚,但大魚一定是滑魚,這個在自然水域表現得更為明顯,大魚在吃餌時多會出現涮餌、蹭餌、用尾巴掃餌。在涮餌時,是吞瞭吐,吐瞭吞,這些動作都是在水下進行的,僅通過漂相在能刺得深、刺得牢的時候提竿刺魚,這需要釣技超高釣友才能做到,絕大多數釣友想刺的深、刺的撈,隻能憑運氣。

但對於個體差異大的兩條魚,假如刺得都不深、都不牢,小魚會被你提上岸,而大魚就會在水底掙脫魚鉤,逃之夭夭。

再就是溜魚,溜魚技術自然也包括在釣技中。釣中的是小魚,飛抄就可以,飛磕也有可能;但如果釣中的是大魚,就要對你的溜魚技術有一番考驗瞭,稍有不慎同樣會掙脫魚鉤,逃之夭夭。

另外,像拋滿竿,小魚問題不大,大魚就會出現拔河現象,斷線跑魚就自然而然地發生瞭。

三、釣具的問題

釣具中用得最多、最直接的就是線組和釣竿瞭,線組都有承受極限,就是帶有傷的線組同樣有極限,隻是極限值減小而已,釣中小魚沒有超過極限時就能沒事,如果是大魚,超過極限帶傷處會斷;再說釣竿,釣大魚時釣友們傾向於用硬釣竿,因為控魚、回魚都較方便,但硬釣竿在提竿刺魚時子線容易秒切,而且是魚越大秒切的幾率越大。

現在野釣釣友們都傾向於釣鈍,一旦產生漂相一般就是死口,幾乎不存在刺不深、刺不撈的情況。如果是小魚那沒得跑;但如果是大魚,用的又是硬竿,子線秒切就很可能在提竿的瞬間發生瞭。

寫到最後

釣中大魚,遛魚時魚出瞭水面,然後脫逃,這時的魚目測也能知道個大概,如果把二斤說成五斤,把五斤說成十斤,的確是吹牛瞭;但大魚逃脫多數是在水底發生的,像刺得少、掛不牢,還有種種原因造成的秒切,誰也沒看到這條魚到底有多大,說有多少斤無根據,但如果說是大魚,我認為是正確的,並非是吹牛。

另外,我們得承認,大魚容易跑是不爭的事實,比如一套3+2線組,三斤多的魚可能10條跑1條,五斤多的魚可能10條跑3條,15斤多的魚可能10條跑7條,20多斤的魚也許就10條跑9條瞭,大傢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998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