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們用蚯蚓釣鯽魚,容易犯四個錯誤,很多釣友都中招瞭
#頭條創作挑戰賽#蚯蚓是萬能餌,對絕大多數淡水魚都有誘惑力,在低溫季節釣鯽魚是釣友們使用最多的;但有部分釣友卻感覺蚯蚓並不好用,釣到的魚寥寥無幾,於是就認為蚯蚓這萬能餌是徒有其名。其實,並不是蚯蚓不好使,而是蚯蚓的用法不對。
#頭條創作挑戰賽#蚯蚓是萬能餌,對絕大多數淡水魚都有誘惑力,在低溫季節釣鯽魚是釣友們使用最多的;但有部分釣友卻感覺蚯蚓並不好用,釣到的魚寥寥無幾,於是就認為蚯蚓這萬能餌是徒有其名。其實,並不是蚯蚓不好使,而是蚯蚓的用法不對。
本文就列舉釣友們在用蚯蚓作餌釣鯽魚時容易犯的三個錯誤,大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希望對釣友們能有所幫助。
一、專挑肥大的蚯蚓掛鉤
有條歇後語叫羊群裡揀駱駝——挑個大的,做其他事挑大挑肥可能並沒有錯,但用蚯蚓做餌專挑肥大的上鉤就有諸多不妥,尤其是在魚資源匱乏的當下,自然水域的大板鯽魚鳳毛麟角,並不是很多,更多時候面對的是上兩的小鯽魚,在氣溫低的時候它們又開口小、吃口弱,肥大的蚯蚓再纏幾圈掛鉤上,無疑成一體積不小的肉團,根本就吞不進去,出現檔口那是自然的。
所以建議釣友們別在蚯蚓盒裡反復“撥拉”著找大蚯蚓瞭,選個體小的蚯蚓更易於魚入口,就是用個大的蚯蚓也是建議截斷使用,畢竟把蚯蚓連同鉤子吞進嘴裡才是能釣住魚的王道。
二、整條蚯蚓掛鉤
不知從幾何起,釣友們開始效仿某大師掛整條蚯蚓上鉤,而且隻掛蚯蚓的一頭,這樣因蚯蚓蠕動的確動態誘魚效果出來瞭,但大傢沒註意到人傢釣的是大魚,是一口悶的那種,我們釣小鯽魚也這麼做,無疑是弄巧成拙瞭。
上面提到,我們多面對的是上兩的小鯽魚,低溫環境下又開口小、吃口弱,魚吃這樣掛鉤的蚯蚓就像吃面條,浮漂出現瞭吃口信號,釣鉤並沒進入魚嘴裡,提竿自然是“空槍”。
當然瞭,如果你也像那位大師那樣釣大個體的魚,又不是在低溫環境下,這樣掛鉤是沒問題的。
三、鉤尖外露
我們平時釣魚用餌,餌料味型搭配要香、甜、腥、酸外還要兼顧自然味道;還有釣線用透明線,尤其是子線;有時調釣的鈍些,讓餌團自然躺底,所有這些都是為瞭降低魚吃餌時的警惕性,我就納悶瞭,竟然有人提倡掛鉤蚯蚓要鉤尖外露,難道用蚯蚓釣魚時魚就沒瞭警惕性?
低溫環境下的鯽魚活性低不假,但是在開口小、吃口弱的情況下並不會喪失警惕性,更何況鯽魚是典型的機警性魚類,我們在岸上稍微有點大動靜,窩點裡的鯽魚也會作鳥獸散。如果我們鉤尖外露無疑是告訴魚吃這條蚯蚓要小心、有危險,尤其是對那些滑魚來說更是如此。
我們退一步說,就是吃進瞭嘴裡因為鉤尖外露會產生異物感,魚會立馬吐出來,這樣我們不論是吃鉤率還是中鉤率都會大大降低。
四、使用活性不強的蚯蚓
蚯蚓在受到危險時身體表面會分泌一層黏液,並不斷蠕動,這樣就讓我們穿鉤時不好操作,有很大一部分釣友為瞭能順利穿鉤,把蚯蚓往地上摔兩下,也有放到掌中央,兩手拍幾下,蚯蚓會暈過去或者是半死,的確,這樣想怎麼穿就怎麼穿,是方便瞭。
但這樣暈過去的或者是半死的蚯蚓失去瞭活性,掛鉤後拋入水中不再蠕動,失去瞭動態誘魚效果,這種做法明顯是得不償失。如果隻為瞭穿鉤方便,可以提前把蚯蚓放入幹燥點的環境,比如幹燥的土中,讓其瘦身。這樣穿鉤方便蚯蚓也不失活性。
寫到最後
俗話說態度決定人生,細節決定成敗,我們在釣魚這個系統工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可能造成漁獲慘淡,在低溫環境釣鯽魚講究的是精細,鉤小、線細、調釣精準,那麼我們在用蚯蚓作餌時同樣應該如此,對上述的四個容易犯的錯誤要堅決杜絕之,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這款萬能餌的效能。最後祝大傢鯽魚連竿、漁獲滿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