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有兩個隱藏缺陷,隻有細心釣友才會發現,關鍵它影響漁獲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也有人說浮漂是釣魚人的第三隻眼睛,不論怎麼說都證明浮漂在垂釣中對我們釣魚人是很重要的。魚的吃口情況是通過浮漂傳達給釣魚人,釣魚人以此判斷是否有魚咬鉤,是否提竿刺魚。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也有人說浮漂是釣魚人的第三隻眼睛,不論怎麼說都證明浮漂在垂釣中對我們釣魚人是很重要的。魚的吃口情況是通過浮漂傳達給釣魚人,釣魚人以此判斷是否有魚咬鉤,是否提竿刺魚。
但浮漂有兩個隱藏著的缺陷,也隻有細心的釣友才會註意到,這兩個缺陷影響我們對魚的吃鉤情況的判斷,以至於影響著我們漁獲的多少,我們對它不得不重視起來。
一、浮漂的吃水現象
我常去的那傢漁具店的老板是個釣魚高手,而且它對各種漁具都有頗深的見解,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對我的印象很深,他說:所有的浮漂都吃水,隻是吃水多少之分,明顯不明顯之別。
在垂釣過程中有二次調漂習慣的釣友會發現,本來調四釣二,在調漂時會變成調二釣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多是因為浮漂吃水。
浮漂吃水會使浮漂的浮力減小,原本的調四目會變成調二目,導致雙鉤在水底的狀態發生變化,假如我們開始時調四釣二,設定的雙鉤餌是一鉤餌躺底,一鉤餌輕觸底,調釣狀態是不靈不鈍,浮漂承擔上鉤餌的重量,此時就會水底也承擔瞭上鉤餌的重量,調釣狀態由不靈不鈍轉變為偏鈍狀態,輕口魚吃口信號或許就不會反映到浮漂上來,錯失提竿刺魚的機會。
二、浮漂的熱脹冷縮現象
所有的浮漂都存在熱脹冷縮現象,也隻是縮漲多少之分,明顯不明顯之別。
這種現象在炎熱的夏季較為明顯,是由太陽的暴曬或水域上層水溫升高造成的。釣友們在垂釣時,開始設定的釣目是兩目,卻慢慢變成瞭三目或四目,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多是因為浮漂體積膨脹,浮力增大。
浮漂的浮力增大直接導致雙鉤餌在水底的狀態發生變化,我們仍以一鉤餌躺底,一鉤餌輕觸底,調釣狀態是不靈不鈍為例,此時因為浮漂浮力增大,整個線組上升兩目的距離,導致上鉤餌離底,下鉤餌輕觸底,甚至也是離底狀態,調釣狀態由釣不靈不鈍轉變為釣靈敏,如果垂釣的大個體的魚或是滑口魚,就會增大魚吃餌的難度,很多原本該有的吃口信號卻沒有瞭,漁獲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三、深層次分析
1、針對浮漂吃水現象 在納米、巴爾杉木、蘆葦、孔雀羽常見的四種材質的浮漂中,尤以巴爾杉木吃水最為嚴重。巴爾杉木浮漂以出口穩重著稱,所以很多追求性價比或不太講究的釣友多選擇這類浮漂用於垂釣中。
有經驗的老釣魚人,講究一點的,都會經常檢查浮漂的漂肚是否有漆皮破損,一旦發現有破損會及時修補或幹脆丟棄不用,就是因為漆皮破損後更容易造成浮漂吃水。
2、針對浮漂的熱脹冷縮 出現因浮漂熱脹冷縮而導致釣目發生變化,很多粗心的釣友往往歸結為水底不平的原因,也有釣友懷疑是所垂釣水域的水面降低造成的,當然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大多數的時候是因為浮漂熱脹冷縮,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
四、最後總結
由於浮漂存在吃水和熱脹冷縮現象,在垂釣過程中進行二次調漂顯得尤為重要,其實這也是很多有經驗的釣魚人經常這麼做的原因。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在垂釣活動中表現得更加明顯,因為它直接影響我們漁獲多少。
在野釣中、釣大魚或生口魚時浮漂的這點變化或許不會對垂釣造成影響。對於不太講究的釣友,不會認同這種觀點,甚至會認為是危言聳聽,那就各自安好、自行其是就是,漁獲比旁人少也就別怨天尤人瞭。
我是悠漁樂好,酷愛釣魚也喜歡分享,感謝您閱讀的同時也希望得到您的關註和支持!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