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釣竿護線?釣友們認知存在偏差,事實上並不是想象的那樣
釣魚圈的釣友們都存在一個認知,認為軟釣竿護線。在中魚後,尤其是釣獲大魚後不容易切線,事實上並不是大傢想象的那樣,這種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釣魚圈的釣友們都存在一個認知,認為軟釣竿護線。在中魚後,尤其是釣獲大魚後不容易切線,事實上並不是大傢想象的那樣,這種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說起軟釣竿,我們首先需要瞭解一下魚竿的調性。魚竿一般分為19調、28調、37調。19調為超硬竿,28調為硬竿,37調偏軟。那麼怎麼確定一根魚竿的調性呢?我們把竿子全部抽出水平伸直,竿稍部分會自然下垂,看彎曲的部分占魚竿的比例,如果在十分之一處就是19調,五分之一處就是28調,同理37調也是這麼確定的。也可以把竿子使勁上下振動,同樣力度振動幅度越小,調性越強。
我們不論是用19調釣竿還是37調釣竿,如果想把一條魚提出水面,用的力是一樣大,隻是在時間上會有差異,並不是19調的釣竿用的力小,37調的釣竿用的力大,也就是說釣線在這兩支桿子上做同樣一件事,事實上受的力是一樣的。
至於感覺軟釣竿對釣線有保護能力,是因為軟桿子對釣線發揮它的延展性有個時間緩沖,大傢都知道,釣線都有延展性和拉力值,釣線受力時會發生延展,當延展性發揮到極致,超過最大受力值時就會斷線。
一般來說,我們用的竿子越長所使用的釣線也越長,釣線的延展性也越好,這也是用長竿子釣魚不容易斷線的一個原因。釣友們常說的長竿子容易控魚,很大程度上是指這一點。
由此可見,釣線容不容易斷主要取決於釣線的長短,並不是取決於竿子的調性大小,如果要說軟桿子對釣線有作用,前面也提到瞭軟竿對發揮釣線延展性有個時間緩沖,這也僅僅對大線而言,而子線容不容易斷是取決於主線。理由有以下兩點:
一是子線的長度小於主線長度數倍,釣線的延展性主要靠主線,這也並不是說子線沒有延展性,而是相對主線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說整套線組的延展性主要來源於主線。也就是說子線是否達到最大拉力值是靠主線的延展性來緩沖的。
二是子線容易不容易斷還取決於主線的粗細。我們可以做個實驗,我們用3+1.5的線組和2+1.5的線組施加同樣的拉力,3+1.5線組中的子線斷掉而2+1.5線組裡的子線卻安然無恙。
如果不從延伸性解釋僅從主線粗細來說的話,子線的號數越接近主線的號數,子線越不容易斷。相反,子線的號數與主線的號數差距越大,子線越容易斷,這也是我們垂釣個體稍微大點的魚時用3.0主線搭配2.5子線的原因。
當然瞭,不論主線還是子線,它們容不容易斷還取決於釣線的質量。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釣線的延伸性可以彌補釣線拉力值不足,延伸性好的釣線可以使釣線的拉力值發揮到極致,那麼延伸性越好的釣線就一定是高質量的釣線嗎?也不一定,因為決定釣線質量高低的另一個因素是釣線的復原性,隻有延伸性和復原性都好的釣線才能稱為高質量的釣線。
綜上所述,如果硬要說軟釣竿護線,也僅僅是軟釣竿在主線發揮其延展性時時間上有個延後,對達到最大拉力值有個緩沖作用,而對子線的保護和釣竿軟不軟幾乎沒有什麼關系。一套線組在垂釣中不論是主線斷還是子線斷,都象症著這次操作失敗,所以單說軟釣竿護線,這種認知顯然是存在偏差。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