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魚人“搶”淺灘,搶到位置又如何,搶到魚才是關鍵

春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這個大傢都知道,春季要釣淺灘,這個大傢也知道。但是釣淺灘還不夠,畢竟選位隻是第一步,最關鍵的是得把魚弄起來。

春季是釣魚的黃金季節,這個大傢都知道,春季要釣淺灘,這個大傢也知道。但是釣淺灘還不夠,畢竟選位隻是第一步,最關鍵的是得把魚弄起來。

和其他季節不太一樣的是,春季的魚大部分都集中在淺水,除非是天氣不穩定或者整體水溫還沒上來。但魚早點晚點都會上淺灘的,知道瞭這一點,所以那些大淺灘就成瞭釣魚人必爭之地,很多時候還真得靠“搶”才能選個好位置。

但光搶到位置不行啊,釣魚人多瞭競爭肯定激烈,要是自個技術不行,搶到瞭位置也搶不到魚,這就很要命瞭。

如何“搶魚”呢?早打窩早聚魚,上魚快人一步

位置肯定是要搶的,所以盡量早點起床,要是七八點才起床,等你趕到釣點黃花菜都涼瞭,還有沒有位置都不一定。

早起搶個好釣位隻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早到早打窩,早打窩就早聚魚,那麼上魚自然也就快人一步。

如果你能保證自己早起,並且比別人更早到釣點,那麼我建議最好打隔夜窩,隔夜窩的效果一般要比現打窩好。

當然瞭,即使隔夜窩打失敗瞭,第二天沒發窩也不要緊,反正去的早完全有機會再換個位置。

溫馨提示:打隔夜窩最好打在水草邊或者深淺交界處,光禿禿的淺水區留魚效果可不好,也許還真不如現打。

搶魚第二步:魚竿能長一點是一點

要是某個地方還沒被開發過,釣魚人極少,那用短竿也能釣的不錯,可一旦大部隊來瞭,一堆人擠在一起釣,那真的是長竿好,並且釣的時間越久長幹的優勢越大。

究竟多長的竿呢?不用特別長,比別人長一點就行,比如大傢普遍用3.6,那你就用3.9,別人要是4.5,那你就4.8、5.4。

尤其要註意左右兩邊的釣友,建議不能比他們短。

有一種情況是你第一個到,隨便用瞭個4.5米的竿子,但是後面人多瞭,左右兩邊也有人下竿瞭,他們卻用5.4,這個該咋整?

我一般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先釣著,如果那上魚聚保持現狀,要是不能上魚或者上魚情況變差,就果斷換長竿。

還有一個方案是再支一根魚竿出來,比左右兩邊都長,比如6.3米,兩根竿一起釣,哪個上魚好就重點關註哪個。

搶魚第三步:味型大、霧化好、頻率快

如果你發現左右兩邊的上魚情況比較好,或者有變好的趨勢,而自己卻越釣越沒口,那就要果斷采取策略,不能死等。

首先是最簡單的加快抽竿頻率,至少要比左右兩邊快,讓窩子裡一直有餌料投入、持續不斷的產生霧化,這對魚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如果這一招行不通,改變不瞭局面,那就老老實實換餌料,雖然麻煩,但也沒有辦法。

餌料調整主要是味型和狀態,狀態比較簡單,加入10%~20%的輕麩即可,這樣霧化就很不錯瞭(雪花粉的霧化效果不如輕麩,故不太建議代替)。

至於味型,不用糾結具體用腥還是香,主要是把味道放大就行,比如可以加一點千裡香這類味道較重的餌料。當然,手上有小藥的也可以加一點,主要就是增加餌料的“穿透力”,畢竟要和別人搶魚。

線組的合理搭配和及時調整

線組對搶魚沒有直接影響,但卻有輔助作用。比如魚情好,我個人是建議用粗一點的線,這樣可以暴力一點操作,斷線的概率小,哪怕發生打結、纏繞,也不需要第一時間換,可以省時間,省瞭時間就能多釣幾個魚。

你要是用個0.3、0.4的線,中個大板鯽得慢慢遛,回魚時間很慢,並且發生纏繞打結肯定得馬上換,換線就浪費時間,不換線就更糟,萬一斷線跑魚瞭,線還是要換,魚還跑瞭~

但如果魚口不好,並且在做瞭一系列調整以後魚情也沒有改善的情況下,我就建議換細線瞭,越細越好,這樣興許還能釣幾個。

因為通過水下觀察得知,有時候沒口並非是窩裡沒魚,而是魚少,魚少、吃食的積極性就不高並且警惕性強,此時用細線釣到的概率要遠大於用粗線。

最後提醒:

相比較和別人搶位置、搶魚,我更建議多開發新釣點,去沒人的地方釣,一來清靜、悠閑,二來更容易連桿爆護。

我釣魚就不喜歡去人多的地方,寧可少釣幾個也不願擠來擠去,野釣主要是以放鬆、娛樂為主,人多的地方太吵鬧實在放鬆不瞭,而且有的人看你釣的好又跑過來蹭窩、或者在邊上狂打窩,太影響心情。

不過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或者有些地方野釣資源有限,有水的地方都有很多人,壓根找不到清靜之處,所以我才寫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助大傢。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