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鯉魚鉤餌最好的狀態,別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這樣調就行!

野釣鯉魚怎麼調漂?鉤餌什麼狀態才是最佳?大跑鉛和小跑鉛的區別在哪?同樣是鉤餌離底,鉛墜懸浮的離底和“反底釣法”的離底有什麼區別?
天熱瞭,很多釣友開始主攻大魚,鯉魚是最常釣的“大魚”之一,而以上問題是關於釣鯉魚調漂、釣友們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看似麻煩,一個調漂就能扯出這麼多事,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是大傢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瞭。

野釣鯉魚怎麼調漂?鉤餌什麼狀態才是最佳?大跑鉛和小跑鉛的區別在哪?同樣是鉤餌離底,鉛墜懸浮的離底和“反底釣法”的離底有什麼區別?

天熱瞭,很多釣友開始主攻大魚,鯉魚是最常釣的“大魚”之一,而以上問題是關於釣鯉魚調漂、釣友們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看似麻煩,一個調漂就能扯出這麼多事,其實不然,很多時候是大傢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瞭。

接下來我將盡量以最簡單的話來解釋一下這些問題,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傢,讓各位釣友在調漂這件事上不再犯難。

第一問:野釣鯉魚鉤餌什麼狀態最佳

釣鈍比釣靈要好,最起碼是鉤子和餌料要躺底,尤其是釣玉米、麥子、紅薯、皮筋顆粒這些比較輕的餌料,稍微不註意就會釣太靈,影響魚兒吃食。

但是釣鈍也要有個程度,很多人是不調漂,直接裹個大鉛皮,釣大跑鉛,這種能釣嗎?當然能釣,但我一般不這麼釣,除非走水等特殊情況。

我釣鯉魚最喜歡的調法是小跑鉛,不帶鉤調平水釣三四目,子線放短、鉤子放大,無論商品餌還是玉米紅薯都可以釣。

第二問:小跑鉛和大跑鉛的區別在哪?

都是跑鉛,兩種卻不一樣,小跑鉛是需要調漂的,就如上面所述,不帶鉤調平水。大跑鉛不需要調,隻需要裹一塊能把浮漂完全拉入水中的鉛皮即可!

兩種調法,子線的狀態一樣,都是橫躺,但鉛墜的狀態不一樣,小跑鉛是八字環觸底,鉛墜不到底,而大跑鉛是鉛墜到底。

由於小跑鉛是調過漂的,多出來的重量隻是鉤和餌,所以魚咬鉤隻需要更小的力就能啟動線組使得浮漂出現信號。大跑鉛的話,魚拖動起來相對費勁,而且是你裹的鉛皮越大就越費勁。

很多人問:小跑鉛和大跑鉛,子線都是橫躺,無非就是鉛皮重量不一樣,但鯉魚體型大、力氣也大,在乎那一點重量嗎?

我隻能說:根據實戰經驗,我認為小跑鉛更好,但我的經驗未必是對的,大傢想怎麼釣就怎麼釣。

同樣是鉤餌離底,鉛墜懸浮的離底和“反底釣法”的離底有什麼區別?

前面說瞭,釣鯉魚我建議是釣鈍點,至少鉤餌到底,你要是浮漂沒調好,導致鉤餌離底瞭,那肯定就釣不好,那還不如直接上大跑鉛呢!

但有一種釣法叫著“反底釣法”,這種釣法鉤餌也是離底的,為什麼卻能上鯉魚呢?

雖然同樣是鉤餌離底,但這兩種釣法卻是完全不一樣的,調法不同、鉛墜八字環的狀態也不同。常規的釣離底,浮漂需要調的比較高,要能完全承載鉤餌的重量,此種調法下,鉤餌和八字環鉛墜都是懸浮的。

而反底釣法則不同,反底釣法其實就是大跑鉛的一種,調法也是一樣,鉛皮座上裹個大鉛就行,而鉤餌之所以能懸浮是因為加瞭泡沫豆,就是下圖這種形式。

也就是說這兩種釣法是兩個極端,一個“極靈”,一個“極鈍”,反底釣法的特點大傢參考大跑鉛就行,可以應對小走水、防小魚、過濾雜亂信號等等。

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關鍵是盡管鉤餌狀態相同(都是離底),但鯉魚吃起來卻是反底釣的鉤餌更方便。因為反底釣,鉤餌在上,線在下,而正常的釣離底是鉤餌在下、線在上。

為什麼反底釣法的鉤餌吃起來更方便?兩種解釋:第一,鯉魚的嘴是朝下的,“天包地”的嘴型,所以鉤餌在上、子線在下的狀態吃起來很更方便,如果是正常調釣,鉤餌在下子線在上,那麼吃餌時子線會擋口。

鑒於很多人不認可擋口這個事,所以再給第二個解釋,正常釣離底,比較“靈”,鯉魚吃餌會撞到線,浮漂就會出現信號導致我們判斷失誤而亂起竿。

而反底釣是鉤餌在上,子線在下,鯉魚吃餌不容易撞到線,即使撞到也沒事,因為是大跑鉛,能過濾信號,隻有吃死口、叼著餌料遊動拖動鉛墜浮漂才有反應。

說瞭那麼多,野釣鯉魚到底該怎麼調漂?

說反底釣法隻是解決部分釣友的疑惑罷瞭,並不是推薦大傢用這種釣法,一般情況下小跑鉛就足夠瞭,簡單又好用。

反底釣法適合釣大體型的魚,或者是水底很臟、或有雜草的情況,釣鯉魚兼顧草魚時也可以用。

要註意反底釣法魚鉤一定要大,這樣鯉魚吃進餌料後不容易吐出來。

如果你平常作釣用商品餌比較多,可以用小跑鉛,也可以正常調。釣鯉魚用商品餌我都建議用搓餌,多加點黏粉增加附鉤性,調漂的話調個789目都可以,基本上浮漂漂尾的一半或以上,釣目基本3~5目就可以瞭。

文章就寫到這裡,大傢還有不明白的可在評論區留言,我可以一一解答,如果文章為你解開瞭疑惑、提供瞭幫助,請點贊支持,感謝各位閱讀。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