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有魚不開口如何處理?兩大釣王現身說法,學到就是賺到

釣魚要想釣得多必須先打窩,現如今大部分的釣法都是先做窩,把魚誘過來留住,然後再開始釣。從實際做釣的經驗出發,隻要你有本事把魚誘到窩子裡,那今天的魚獲肯定是差不瞭。

釣魚要想釣得多必須先打窩,現如今大部分的釣法都是先做窩,把魚誘過來留住,然後再開始釣。從實際做釣的經驗出發,隻要你有本事把魚誘到窩子裡,那今天的魚獲肯定是差不瞭。但是有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魚泡冒個不停,浮漂也有蹭線的動作,種種跡象表明魚已經進窩瞭,可就是不咬鉤。那麼問題來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魚情,釣友要怎麼解決?最近釣王趙合意針對有魚無口給出瞭較為詳細的解析,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理解給大傢梳理一番。

整段視頻趙老師認為魚在窩不開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餌窩的搭配問題,另一種是水的問題。

餌窩的搭配問題

我們釣魚要學會從現象看本質,首先魚會到窩子裡來,窩料起碼有百分之70以上的功勞,換句話來說“魚在窩”表明窩料是起到作用的,有問題的可能是釣餌。魚可能在水底一直在嚯嚯你的窩料,不吃釣餌,那浮漂自然是沒有動作。趙老師認為正常釣魚,窩料的量肯定是多於釣餌,所以餌窩的搭配不是亂來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才能讓魚進窩後優先吃釣餌。

一、野釣:淡引濃釣

比如自然水域的魚沒啥見識,有經驗的釣手會執行淡引濃釣的策略,用味道比較淡的穀物作為窩料,釣鯉魚用玉米,釣鯽魚用酒米,而釣餌則選用味道、體積更大、顏色更紅的商品餌,那麼魚進窩之後,釣餌的優先級會高於窩料,更容易成為攻擊目標。

二、黑坑:濃引淡釣

又比如黑坑的回鍋魚由於經常被釣,對霧化、大味道產生瞭警惕性,思路就要反過來,采取濃引淡釣,盡可能讓釣餌的味道小於窩料,盡可能的削弱魚的警惕性。

三、有魚不開口補救措施

這裡順帶提一句前幾天劉志強和曾大盆一起野釣,也遇到由餌窩搭配不當引起的有魚無口。劉老師的打窩戰術是釣餌混合酒米去打窩,然後用拉餌釣,由於窩料和釣餌的味道太過接近,那天來的魚又比較少,窩量又多,兩個人很久都沒上魚。過瞭一陣子,劉老師註意到魚可能進窩但窩量太大,在裡面轉迷糊瞭。於是他果斷采取補救措施,往左邊拋歪一米,利用鉤餌的擺動,把鯽魚吸引到過去,這才中瞭第一條鯽魚。

在野外做釣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餌窩搭配不當引起的有魚無口,最簡單的處理辦法就是和劉老師一樣,往窩邊拋,盡量避免換餌,因為味道太雜有時會起反作用。

水質的影響

至於水的原因常見於大陽天,趙老師野釣過程中發現,在太陽的照射下水快速升溫,底下的水則比較冷,魚出於趨溫以及想要更多的氧氣,就會離底往表層跑,從而形成有魚無口。

如果魚是因為想要取暖,吃食的欲望還較強,那解決起來就簡單。隻需要將釣組在水下的狀態由釣底改為釣浮,每次下推浮漂十公分,從水底往上找魚層即可。

當然,如果魚是碰上缺氧、冷熱對流等情況,此時吃食欲望勢必很差,那無論從哪方面入手,效果都不會很好。就像年底舉辦的CFL比賽一樣,魚因為氣溫原因不開口,職業選手逗個不停,照樣一魚難求。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