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釣大魚最好用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把小雜魚培養成漢奸!
夏季釣大魚最好用的方法,那就是讓小雜魚給你打工!既然避免不瞭小雜魚,那就改變小雜魚,把他變成漢奸!把你的窩料和餌料顛倒一下。反其道而行之。
夏季釣大魚最好用的方法,那就是讓小雜魚給你打工!既然避免不瞭小雜魚,那就改變小雜魚,把他變成漢奸!把你的窩料和餌料顛倒一下。反其道而行之。不按正常的套路出牌。釣魚和幹工作是一樣的,不能循規蹈矩,要想出成績必須要給他來點狠的,不一樣的。我們現如今很多釣魚人都是,別人怎麼釣,我就怎麼釣!其實,隻有你瞭解魚的習性,任何的形式都治不住你!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楞懟!讓那些釣魚的,可人傢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釣魚其實就是在釣魚的習性。而這個習性主要體現在釣位上和魚的狀態上。這是最底層的東西,水裡的魚密度不夠。就要通過尋找釣位,分析他喜歡在哪裡待著,你才能釣到魚。而狀態呢?水是無時無刻都在受溫度、太陽等的影響。而一旦水發生瞭變化,魚自然而然也就要通過上浮或者是離底、遷移來適應水的變化。所以也就存在著所謂的窗口期。在窗口期內釣魚,你會發現魚什麼餌料都吃。玉米也行、小麥也行、餌料也行。
所以釣魚和我們的餌料沒有什麼直接性的關系。你用誰傢的餌料都一樣。坐在瞭有魚的釣位上,你會發現七塊錢買的餌料也嘎嘎好使。坐在瞭沒魚的地方,你會發現,幾十塊錢的餌料也沒魚吃!之所以我們現如今的釣魚人會迷信餌料,其實和我們現如今的垂釣知識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現如今的釣魚視頻,看似在講解釣魚技術,其實則就是廣告。在上千乃至上萬的黑空中表演餌料的誘魚功能和浮漂的靈敏度,這不是胡扯嗎?有那樣的資源用你表演嗎?
直接步入正題。
一、小雜魚和釣魚人的關系!
夏季釣魚永遠避不開的一個話題,那就是小雜魚。很多釣魚人對小雜魚可謂是恨之入骨。其實完全沒有必要。作為真正的釣魚強者,不會抱怨環境,而是創造環境。讓小雜魚為我們打工!大傢都有這樣的經歷吧!我們在用小鉤、細線釣鯽魚的時候,經常遇到這種釣著、釣著鯽魚,突然間來瞭鯉魚或者是草魚等大型魚類,導致斷鉤、斷線。等到我們換上瞭大魚鉤、大線組之後會發現,這個大魚好像成精瞭,不來瞭。於是很多人就會說,大魚的警惕性高,能發現大魚鉤和粗線!呵呵!他們傢的大魚,是不是到點還上學呢?這不是笑話嘛?釣大青魚的都是0.8子線釣上來的嗎?
其實這裡邊有一個魚誘魚的過程!我們的窩點裡有一群小鯽魚或者是小雜魚在吃餌料。那麼大魚在巡遊的過程當中,會發現很多魚聚在這裡吃東西,於是改變方向,進到你的窩子裡瞭。這時候你的兩顆餌料飄飄悠悠的從上邊飄落下來,被大魚發現瞭,過去一口吃掉。然後手法好的你就釣上來瞭,手法不好的也就跑瞭。這個時候你換瞭大鉤為啥沒魚吃瞭,是因為你的窩子裡就來瞭一條!要是來瞭五條,你還能釣到!這種事太多瞭,換瞭大鉤,真有過一會就釣上大鯉魚的情況!所以!小雜魚對我們釣大魚,是有幫助的!也是必然經歷的一個過程!
我們現如今釣魚都在極力的避小魚。那就是使用不物化的窩料和餌料。即使是這樣。也不能達到完全避小魚的結果。即使你使用的是玉米,小麥等這些顆粒沒有霧化的物窩料。用水下攝像頭觀測發現,玉米打到水底之後,同樣會受到小雜魚的攻擊。他們會啃食欲玉米表層的油脂,直到把玉米啃的光溜溜的才會散開。並且,玉米、小麥這種窩料,是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等待魚進窩的。那麼既然避不開,幹脆就利用一下小雜魚吧!
把我們的窩料變成粉狀的、霧化的、味道大的。把我們的餌料,換成玉米或者是小米。這種小魚不喜歡,也叼不走的!讓小雜魚在水底聚集、翻滾。小雜魚在水下折騰的時候,會無形當中把我們的粉狀的餌料折騰起來,從而擴散到很遠的地方。並且霧化的粉狀的窩料在水底時間一長,就會變成湯的狀態,那麼水底沒有固定的食物可以吃。我們魚鉤上的玉米不就是首先成為瞭大魚的攻擊目標嗎?
所以在野外釣魚的話,可以由兩個方向去選擇,一個是用粉狀的窩料直接手拋、打窩。其實這種方法我們不推薦。一個是,不容易控製打窩量。一個是補窩的時候,容易對已經進窩子的大魚形成驚擾。我們更推薦野外環境下用散炮。一定有人會說野釣用散炮簡直是胡鬧。你自己試一試再說。野釣用散炮有很多優點,其中最明顯的一個優點就是能控製你的投餌量。
我們用散炮釣魚,水底的小雜魚你不用想,一定會越來越多。可是當小雜魚逐漸變少的時候,有可能就是大魚進窩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停止散炮頭。用玉米或者是在小麥在水中把大魚釣上來。我們經常使用散炮野釣。尤其是釣鯽魚的時候,餌料用小麥居多。那麼當我們從底層釣上鯽魚之後,會暫停散炮。或者是減少散炮的頻率,從一桿一帶,兩桿一帶。一直到十桿一帶。目的就是控製投餌量。讓魚首先攻擊我們的魚鉤。這樣才能最大的可能在短時間內提高你的魚獲。
第二個好處就是,大魚進窩瞭,小雜魚不會離開你的窩點。而是會改變水層。我們用玉米,小麥這種餌料。小雜魚在中層是攔不住的。吃不到嘴裡去。又叼不走。所以能夠保證你的餌料順利到底,把底層的魚釣上來。我們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水底沒有魚。而是餌料根本就下不瞭底。給你的錯覺是水底沒有魚。所以才會有小雜魚鬧。
第三個好處就是,能夠增加你上魚的速度。
我們很多釣魚人在夏季一般是使用玉米或者是小麥打窩子的。或者是使用顆粒。其目的就是減少霧化。盡量的避免小雜魚進窩。同時呢,玉米,小麥在水中又能扛得住小雜魚的啃食。能夠起到長時間留魚的作用。可是你打的窩料越多,你上魚的速度就越慢。我們就以玉米打窩,玉米釣來說。打下去一袋子發酵玉米。大概得有幾百顆。魚是在要一顆一顆的撿食的。所以他會無形當中延長你上魚的時間。畢竟魚不知道哪一個是你的魚鉤,不可能一上來就把你的魚鉤吃掉。所以打100顆玉米就是1/100的概率。打十顆玉米就是1/10的概率。可是水底如果都是粉狀的窩料。沒有固體,而且還不多。那麼這個魚就隻能在水中來回的轉,尋找可以吃的東西。自然而然發現你魚鉤上的小麥或者是玉米的概率就大。
第四個好處就是,散炮帶的味型大。在短時間垂釣的時候,可以增加你誘魚的速度。夏季魚是分散的。所以窩料的味道越大。魚發現你窩料的幾率就越大。在我們當天去,當天回的這種垂釣模式中,還是味道大的窩料占優勢。
不過必須要知道的是,你的釣位必須要符合魚各種需求的條件。我們常說的一句話。釣魚其實就是一個釣位的選擇,有些區域魚根本就不敢來,那麼你也根本就誘不過來。就比如夏季中午的淺水區。雖然夏季中午的潛淺水區。從氧氣上來說對魚是個幫助。可是從溫度上來說,它太熱瞭,動不動40多度的天氣魚受不瞭,還有就是白天安全感的缺失。可是呢?到瞭晚上就能在潛水區釣到魚。所以釣魚最底層的邏輯!魚的習性。你要知道的!否則使用什麼也白搭!
二,關於散炮的選擇。
如果我們說,都可以你信嗎?直接買一袋子2kg或者是1kg的商品底窩料就完全的可以瞭。我們可以通過。加水的多少來改變散炮的狀態?一般像這種成品的底窩料,你加的水越少。它的硬度就越高。他在水表層炸開的幾率就越小。他不像我們釣黑坑常常使用的小黃面。那種餌料,你加的水越少,它就越幹。他就在水面炸開的速度就越快。
一般野釣的成品底窩料,我們加水都特別少,因為我們需要他水底再霧化!而且少量的小米和碎米。或者是碎顆粒,對留魚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些散炮當中,本身就以糧食為主要原料,會大大的降低大魚的警惕性。釣大魚一定是天然的食物最好,就像人一樣。我們都知道很多東西是香精勾兌的,自己就會本能的拒絕他。本能的產生警惕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