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釣鯽,大板鯽上鉤秘訣
秋季是釣魚的旺季,但是想要釣大體型的鯽魚,需要等到有寒潮來臨,氣溫大幅度下降的時候才比較容易碰上。對於喜冷怕熱的鯽魚來說,水溫高是很難釣到大鯽魚的。深秋不但要註意氣溫的變化,還需要註意水面的選擇。
秋季是釣魚的旺季,但是想要釣大體型的鯽魚,需要等到有寒潮來臨,氣溫大幅度下降的時候才比較容易碰上。對於喜冷怕熱的鯽魚來說,水溫高是很難釣到大鯽魚的。深秋不但要註意氣溫的變化,還需要註意水面的選擇。主釣鯽魚的話還是以中小水面比較合適,因為鯽魚的密度會比較大一些。一般來說,水面有水草並且有一定深度的水面,往往都會有體型較大的鯽魚,前提是沒有電工騷擾。
尤其是深秋的藕塘,這種地方多數時候不好下竿,裡面的鯽魚可以靜養瞭很成時間,到瞭深秋正是收獲的好時候。想要釣到大鯽魚,還需要註意窩點的選擇,因為野生大鯽魚更加膽小機警,否則幼年時期就遠近被釣走瞭。雖然釣鯽魚基本都是釣草,但是想要釣大鯽魚應該選擇較為深遠的水草區域。找較深、遠的障礙物,才是比較明智的選擇。例如蘆葦叢根部,深遠位置的暗草區域等等。最好不釣浮草區域,浮草雖然此時也有鯽魚,但是因為不方便躲藏,食物也不如停水植物豐富的特點,往往隻有膽子大的小鯽魚。
大鯽魚跟小鯽魚的進食上是有區別的,有釣友說跟大人和小孩的差別不大。小孩喜歡吃肉,喜歡吃油炸的東西,這是因為孩子正長身體的緣故,反正就是比較饞。大人對於油膩的東西就不怎麼愛吃瞭。還有另外一個說法,魚類體型越大越是需要更多的食物。大鯽魚吃的更多,所以更傾向於吃素,雖然營養價值不如葷餌,但是更加容易獲得。在野釣的時候關於用餌,其實從來都有類似的說法。同樣的魚類體型大小不同,葷素餌料的使用也是有差別的。總體來說,大體型的鯽魚還是比較傾向於進食素餌的。
不少釣友在實際垂釣時,發現素餌的咬鉤量會少很多,不太過癮,所以到瞭深秋階段比較喜歡使用各種蟲餌,例如蚯蚓、紅蟲。但是深秋階段使用素餌,可以確保咬鉤的是大鯽魚。再說就算釣到小鯽魚,往往也會會放掉,就是吃口少瞭不少,顯得無聊瞭一些。建議的餌料有這樣幾種,第一是米飯粒,米飯粒此時就不要直接使用瞭,稍稍泡製一下,不然過於清淡。蒸米飯稍稍硬一些,盛半碗出來趁熱加入蜂蜜、丁香酒攪拌均勻,放涼之後蓋上保鮮膜放到冰箱裡。至少隔夜,兩天之後使用效果更好一些。深秋野釣鯽魚,通常都是釣草為主,這些障礙物位置都有光照不強的特點,白色的餌料更容易被鯽魚發現。
想要米飯粒效果更佳,打窩的時候酒米裡面也放上幾顆,你就會發現米飯粒的咬鉤效率提升瞭很多。米飯粒也是深秋釣蒲塘的一種絕佳餌料,藕塘的水質就沒有好的,非常渾濁不說,水底還有比較厚的淤泥。米飯粒非常輕,不會陷入到淤泥裡面,稍稍逗釣就容易被鯽魚發現。除瞭米飯粒之外,還有一種白色的葷餌,不過不少釣友不太敢使用,那就是白蟲。白蟲簡直是超級美化的一種叫法,其實就是蛆,蒼蠅的幼蟲。以前農村茅坑裡面這東西多的是。。。白蟲其實比米飯粒效果更好一些,這是味道“清淡”的一種“重口味”葷餌,表皮堅韌小魚咬不動,小鯽魚進食起來也較為困難,所以上鉤的很少有小鯽魚。
白蟲不太好掛,對魚鉤是個檢驗,質量差的魚鉤穿不透。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