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行知識解析:深入瞭解行程漂

其實,所有的浮漂都有行程的性能在裡面,隻不過專門用來釣行程的漂更加突出這部分功能。所謂的行程浮漂就是:通過漂尾的加長來減緩鉤墜行進的速度,增加鉤 餌在釣層的滯留時間。理解瞭這句話,就知道瞭,即使是7目甚至3目的漂,都存在這個減緩的過程。

其實,所有的浮漂都有行程的性能在裡面,隻不過專門用來釣行程的漂更加突出這部分功能。所謂的行程浮漂就是:通過漂尾的加長來減緩鉤墜行進的速度,增加鉤 餌在釣層的滯留時間。理解瞭這句話,就知道瞭,即使是7目甚至3目的漂,都存在這個減緩的過程。隻是時間的長短不同而已。

漂行知識解析:深入瞭解行程漂

1、行程漂的性能;這類漂的最大特點都體現在那長尾上。

一般都是11~15目的長尾,長度都在20厘米以上,具體的目數,這和做漂人的思想有一定的關系。比如,現在釣鯉魚的漂或叫釣混養的,在設計目時,1、2、3目都要比後面長些,這是因為我們釣這樣的魚,一般都是用比較長的竿子,把這幾目加長瞭,在守釣時看漂更清楚。

而前面的目短則為瞭更好的看到餌擺落過程時的接口、截口、沖餌等信息。在我做的類似的漂中也都是采用這樣的設計。還有個技巧就是添加不一樣的比較鮮亮的對比顏色,當然也是為瞭看漂走水時魚訊更方便些瞭。

2、尾的粗細則是具體性能和針對性的表現。


(www.de62.Com)

一般細的(0.5毫米以下的)是用來釣鯽魚用的,粗的則是釣鯉魚等大魚用的。

原因是:尾粗可以能更多的承載餌重。一般釣大魚都是搓餌釣,搓上去的餌,一個就有可能壓下7、8目。如果換做很細尾,可能會下去20幾目。這樣就沒有瞭調、釣空間瞭。而釣鯽魚等小型魚,餌相對小而且輕,所以尾就可以做得比較細。

也就是說,----尾越細魚口在漂上的反映就會越大。在一些為很輕魚口設計的漂中,尾有時會達到0.3毫米,再配合上適當身和腳等,拋竿到釣目的走水 時間甚至會達到20秒。---這樣關於行程類浮漂,就可以通過漂尾大體上做一下判斷;首先這類漂都是長尾的;其次;尾粗可以帶起相對大的餌,釣吃口重的大 的魚用,隨著目標魚的變小而變細。還有;很細的尾也可以用來釣很輕的魚口時用,也包括大魚。

漂行知識解析:深入瞭解行程漂

3、行程漂身;一般都是比較短的,一般的規律是;半水用的,釣全層的身都相對粗短。

而釣底部的則會相對細。短的目的是為增加阻力,增加在釣層的滯留時間,讓魚能追得到餌,也便於看到準確信號。漂身相對長些的,這主要是為釣底部行程,註重的是破水性能。

漂肩一般是緩收肩的,這樣對看托餌等魚訊效果比較明顯。相對來說蘆葦材質標訊更好些(與做工有直接關系)。從行程漂的漂身上,我們也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短身可以更好的增加餌的滯空時間,釣定層很適合。長身則針對底層離底的魚更適合。

4、關於漂腳;主要是為瞭配合那長尾,都會相對長,或粗。

隻要配比合理就可以,就不多說瞭。還有要註意的方面是;漂浮力的大小,浮力大瞭到位快,速度也就快。但可能會使魚追不上餌,造成等口的現象出現,浮力小瞭,則相反。我不說大傢也都知道,操作會很不方便。

5、行程類浮漂的練習。這類浮漂追求的是運動中的信號。

由於性能所限,這類漂都比較遲鈍(漂自身的比重決定這隻漂靈頓),所以釣底信號不是很好。練這漂,我們一定要註重行進中的信號。

漂行知識解析:深入瞭解行程漂

一般先練調平水,如果在無魚的情況下走水時總是莫名其妙地加減速度。隻給一個忠告---很顯然這是隻很差的漂!在有魚的池子裡,在各個水層,反復拋。 主要看,加速、停頓、上頂,這幾口。看看哪口抓的最準。另一個練法是帶餌調平水或1目,主要是針對草魚,連魚等半水魚。這樣的釣法,在到釣目後,可以等 魚。看的也是那幾口魚。

大傢要註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調目時會有個假的減速,那不是口,而是墜到位後鉤餌還在下擺的固定信號。以上是行程漂的一些特性,隻要大傢夠仔細都可以很容易把這類漂分清楚的。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j/3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