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購魚竿必檢項,你瞭解幾個?
不知道什麼時候釣魚圈興起瞭“開光”風,就是一根桿子買回來之後一定要去找一個漁獲不錯的地方釣一次,最好是第一次就能中魚。這樣這根桿子運氣就會不錯,能讓它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無往不利。
不知道什麼時候釣魚圈興起瞭“開光”風,就是一根桿子買回來之後一定要去找一個漁獲不錯的地方釣一次,最好是第一次就能中魚。這樣這根桿子運氣就會不錯,能讓它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無往不利。
新桿沒有必要開光
事實上,哪怕你新桿子買回來之後當天釣爆護、哪怕釣幾十斤的巨物在以後的“戰鬥”中也還是該打龜的打龜,該爆護的還是會爆護。這個說法並不科學,也毫無根據,更有甚者在釣魚的時候還會“做法”祈魚,如果隻是博眼球閑暇之餘樂呵樂呵也就罷瞭,當真瞭的話就是真的傻。
釣魚隻和一個釣手的經驗有關,你的經驗會讓你對魚、天氣、釣點、餌料有足夠的瞭解和認識,從而能靈活變通提升漁獲。桿子隻是你釣魚的一個工具,使用起來趁手就行,你隻要把你能做的做好,漁獲就交給魚兒本身。
該做的做好沒有理由不上魚
蓑笠哥個人認為,新桿子到手之後開光完全沒有必要,但是下面的幾項堅持卻很有必要。因為哪怕口碑良好的大廠傢,也是會存在良品率這個概念,一些小廠傢的品控就更不用說。一百根出庫的魚竿種總有那麼幾根有或多或少的瑕疵,有的瑕疵隻會有礙觀瞻,但是有的瑕疵會導致你直接爆竿!
首先要檢查外觀
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魚竿都會在把手節和接頭的地方有部分的塗裝,有的魚竿是整個桿子都有塗裝。這些塗裝可能會鼓包、漏漆、開裂的可能,如果隻是手把節的話倒無大礙,但是前面的地方有鼓包的話可能會導致卡節、材質混亂不均勻會導致爆竿。尤其是開裂的話一定要仔細觀察,大多是裡面竿壁受傷隻會才會導致油漆開裂,這樣釣不瞭一兩次就會破。
外觀的檢查也不能直接看一眼算數,要用自己的手摸一摸才能更放心。有鼓包或者材質混亂的地方你的手會有明顯的感覺凸起或者凹陷。不論是看到還是摸到,最好不要抱著並無大礙的心理就這麼算瞭,發回換一根才是正緊,畢竟就算後期可以配節但是那都是錢啊!
外觀檢測很重要
其次檢查桿子的參數
蓑笠哥在之前的很多文章裡面告訴大傢魚竿的參數不是那麼重要,但是也不是毫無用處。至少你可以自己測量一下各項參數來檢驗商傢廣告的水分到底有多大。在檢查的時候務必要把後堵和前堵頭全部拆卸下來再測試,這樣測量的中心才比較準確。
如果測試發現桿子的參數和宣傳的不準確怎麼辦?如果在你接受範圍內10%左右的偏差之內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數值偏離過高,那麼就退貨吧,不誠信的商傢哪怕桿子再喜歡也不慣著。
參數的檢查你可以做的有:重心距離測量、裸竿重量、竿子調性、竿長等等,一般來說一些不怎麼知名的商傢桿子都會稍短一些。如何取舍就要看你花瞭多少錢瞭,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便宜極少有可能出好貨。
各項參數水分檢查
再次檢查桿子的受力點
先把桿子全部抽出端平,看看竿稍下垂的幅度,一般高碳竿你抽出後是筆直的,大物竿竿稍稍有彎曲。如果單手拿在手上感覺楊竿吃力(5.4以內)不用多考慮,可以直接退貨瞭,高碳時代一根5.4以下的桿子還頭重腳輕簡直不可原諒,除非是9.9包郵買的。
再在竿稍上面綁一瓶礦泉水,慢慢提起來看看竿稍的幅度以及前面三節的幅度規不規則。如果是規則的,那麼代表受力均勻,溜魚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借助桿子本身的韌性來溜魚護線。但是如果在接頭的地方弧形沒有那麼完美而是有點兒直的話,這根桿子在你釣到大魚的時候十有八九會爆竿。
受力點彎曲自然與否
之後看竿壁檢查接頭
把後堵擰出來,然後取出裡面幾節,看看接頭的地方處理是否粗糙、看看竿壁的厚度是否適合你的對象魚。然後在竿壁內摸一摸,感覺粗糙的話比較容易卡節。大物竿的竿壁厚度不盡相同,因為腰上的一節或者兩節會有加粗,普通的鯽魚竿或者綜合竿大多都不會加厚第二節或者第三節。
抽出的時候用逆時針方向卡節,然後用順時針方向退節看看行不行(用最後兩節測試),如果感覺退節很吃力,那麼竿稍在上大魚或者掛底拔河之後十有八九會很難退出來。這樣的桿子如果是100元以內,還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上瞭200的話還是這樣就不可原諒。
還要看看竿壁厚度是否均勻,如果有的地方薄弱有的地方又比較厚,這樣的桿子肯定不行。木桶原理大傢都知道,能拉多大的魚並非是看厚的那一面,而是薄的那一面能承受多大拉力。
竿壁光滑厚度均勻
最後更換竿稍繩,棄萬向竿稍
萬向旋轉竿稍說起來是個不錯的發明,但是就目前來說還不夠成熟或者材料沒有到位。金屬的旋轉頭遲早是一定會壞掉的,隻是時間問題,好多桿子買回來第一天就會斷。就算你買回來釣魚不斷,這個東西是會進水,時間長瞭就會生銹,還是會斷掉。
就蓑笠哥自己來說,買瞭新桿子檢查沒有問題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掐掉旋轉竿稍,用鉗子夾掉尖尖,再用原來的竿稍繩套進去用膠水黏上。推薦使用AB膠先塗抹在竿稍上原先的金屬上面大約2CM,然後套竿稍繩進去,等大約五分鐘左右就行。這樣處理竿稍若幹年都不會斷,也不會擔心大魚把竿稍拔跑,除非爆竿。
最好不要萬向竿稍
至於纏繞手把節這些都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我個人來說就不喜歡這個東西,影響握竿的感覺。除非是用很短的桿子釣小魚的時候就無所謂,但是長桿釣大魚纏繞手把節感覺有點雞肋,因為長桿你是不太可能抓住手把節楊竿刺魚的,除非是真正的麒麟臂。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j/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