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餘浮力:潛藏的浮力寶藏”

  看瞭四川釣友張銓《“剩餘浮力”不是浮力》的文章後,對他標題上的提法有同感。可對文中所提露出水面的漂尖“不能對線組的繃直或餌料的懸沈起任何作用”的論判有些不同看法。

  浮漂的“剩餘浮力”雖不是“浮力”,但它卻是浮漂調、釣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浮漂露出水面的多少,在調目時,直接影響鉛皮量的多少;在釣時,它能決定線組的靈鈍。

軟硬漂尾的剩餘浮力

  軟、硬漂尾的“剩餘浮力”也是大不一樣的;硬漂尾本身重力大於水,它在產生動作入水後,得到的來自水的浮力克服不瞭本身的重力,而使魚吸餌產生的下挫動作放大;但空心的軟尾漂正好相反。

  浮漂露出水面的一部分雖未入水,但它仍是整個漂體、線組的一部分。尤其不能忽視軟、硬漂尖在調、釣中產生的不同影響。

剩餘浮力的作用

  那麼,剩餘浮力究竟有哪些作用呢?它影響著浮漂的靈敏度。當我們調整浮漂時,露出水面的部分越多,浮漂的靈敏度就越高,反之則越低。這是因為露出水面的部分越多,浮漂與水的接觸面積越小,產生的浮力也越小,因此對於細微的動作也能敏感地反應出來。

  剩餘浮力還影響著釣魚的效果。當我們使用剩餘浮力調整浮漂時,可以根據不同的魚種和釣場情況,選擇合適的浮漂和鉛皮量,從而提高釣魚的成功率。

  再者,剩餘浮力還能幫助我們判斷魚的種類。由於不同種類的魚對餌料的反應不同,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浮漂的動作,來判斷魚的種類。

剩餘浮力的調整

  那麼,如何調整剩餘浮力呢?我們需要根據釣場的水質、水溫、魚種等條件,選擇合適的浮漂和鉛皮量。在調整浮漂時,要注意浮漂露出水面的部分與水面的距離,這將直接影響浮漂的靈敏度。

  此外,還要根據魚的活動性調整剩餘浮力。當魚活動性較強時,我們可以選擇露出水面較多的浮漂,以便于觀察魚的動作;當魚活動性較弱時,則應選擇露出水面較少的浮漂,以免影響釣魚效果。

剩餘浮力的實用技巧

  在釣魚過程中,剩餘浮力還有一些實用的技巧。例如,當我們發現浮漂有微小的動作時,可以通過調整剩餘浮力來確定是否為魚的咬口。此外,當我們遇到大魚咬口時,可以通過減少剩餘浮力來減少線組的靈鈍,從而提高釣魚的成功率。

   剩餘浮力是浮漂調、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剩餘浮力的作用和調整方法,才能在釣魚過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結語

  釣魚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剩餘浮力只是釣魚中的一個環節,但它的作用卻不容忽視。只有我們用心去研究和應用,才能在釣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享受釣魚帶來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j/6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