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浮漂,註意材質與靈敏度
釣魚新選浮漂,材質與靈敏度必須留意
釣魚人新選浮漂,其實是一件技術活兒。別看它只是小小的浮漂,但卻是釣魚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適合的浮漂能夠讓我們更輕鬆地觀察魚的動作,提高釣魚的成功率。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聊新選浮漂時,該注意哪些材質與靈敏度問題。
記得有一次,我選擇浮漂的時候,因為要釣深水3米左右的魚,所以準備購買一支大號的浮漂。當時考慮到硬尾的漂反映信號靈敏一些,所以就選擇了硬尾的。可後來垂釣的時候竟然發現,短竿沒辦法用,只能用4.5米的釣竿,可這個距離,這細示標讓我真是鬱悶極了,根本就看不清楚動作。所以,在我們選擇浮漂的時候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自己需要的,而且還要考慮全面的問題,提前做好預算,做到萬無一失。
浮漂選擇三要素:條目清晰、浮力適中、漂形流暢
從此我選擇浮漂不是光註意它本身的做工、質量上來看,還更要註意的是自己能不能使用,合不合適自己的釣組。以下幾個條件,如果滿意,在使用時會得心應手。
一、條目清晰
大多數的釣魚者都選擇粗尾的浮漂,因為選擇粗尾的一般便於觀察漂相。看漂就是看魚就餌的動作,漂到底是運動中的異常還是停頓後的位移,都需要全神貫注地看。選粗漂得看不累,可以讓人長時間地觀察,而且粗尾有足夠的承載能力,釣多大的魚也不怕。
二、浮力適中
大漂要配大鉛,大鉛才可以克服線組及浮漂的重力,準確投擲到足夠遠的預定釣點。深水底釣的要大漂配大墜,如果是小漂配小墜,那就只有天涼口弱時才用。另外,小墜降速緩慢,行程較長,容易遭小魚半路截擊。只有大漂才能與粗線相配合,繃直主線,利於信號傳導。
三、漂形流暢
浮體形狀方面,釣浮、短腳短尾、短粗身漂、釣底先細、長身輕尾或硬尾等,形狀大致有這幾種,式樣不多。但對於要求不高的釣魚者來說已經是足夠選的。短粗身的漂翻身站立快,立後略有停頓,下行緩慢,便於底層魚接口。細長身的漂無論上行下行都較流暢,減少信號損失,速度快,一般配短漂尾,利於壓尾不使魚亂尾。
另:短腳漂腳雖較短,但漂還是比較穩定,但遇到大風就不穩定了,風天要選長腳漂。
選擇浮漂要慎選,別讓它成為你的負擔
我們釣魚朋友要想充分的享受垂釣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就得在選擇浮漂上下一定的功夫,浮漂這東西,看似簡單,其中蘊涵著很大的深意。有一次我去購買一支釣浮用的漂時,當時,可能一時頭腦發熱,或是沒太註意這些細節上的東西,看著那款高仿的浮漂很是漂亮,短小而精致,再加上老闆的胡吹猛砍下,就買了下來。驗漂時也是根據以前的經驗去判斷的,感覺浮漂是不錯,很適合釣浮用,但當我外出釣魚時,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就是漂腳太細,以至我所有的浮漂座都不能用這支打浮的漂。大大的影響了我這一天的垂釣心情,浮漂的選擇讓我給自己下了一個更大的定義。
新選浮漂時,一定要註意材質與靈敏度,選擇合適的浮漂,讓你享受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j/7159.html